【花蓮鳳林、光復】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森林旅遊護照–戳章、紀念票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2025年1月25日,河流旅程為了蒐集森林旅遊護照紀念票與戳章來到了「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這是河流旅程第二次來到了該園區,猶記第一次蒞臨此園區時,腦海中便一直幻想著這片林業聚落於過往人聲鼎沸的種種場景;如今,再次到訪此處的河流旅程,看著聚落人們所遺留的生活足跡,才深刻地體認到歷史所帶來的滄海桑田。

簡介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位於花蓮縣鳳林鎮,日治時期稱為「森坂」(Morisaka),光復後改稱「森榮」,是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最具特色的伐木基地,同時也是「台灣林業發展史」最重要的據點及見證。

我國伐木的全盛時期-1960年代,此時的林田山一片人聲鼎沸,使其獲得「小上海」之美稱,為台灣四大林場之一。然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抬頭、政府禁伐樹木政策的實施,林田山的伐木工人逐漸離去,也一併帶走了過往的繁榮,但卻帶不走過去人們生活的種種足跡!

台灣山林悠遊網-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另開連結)

門票、停車資訊

門票

●免收門票。

停車資訊

●相關之停車資訊可參考上開之圖示或台灣山林悠遊網-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另開連結)。另該圖示所標註之停車場,均無須支付任何停車費便可使用。

森林旅遊護照-檢核章、紀念票及戳章

●檢核章(第4頁):森樂館。

●紀念票及戳章(第48、49頁):森樂館。
營業時間:0900-1600(除夕及每周一固定休園;惟周一如遇連續假期,園區將配合營運)。

園區景點有哪些?

機關車庫

目前停放於機關車庫的是碩果僅存的加藤式火車頭,加藤式汽油車在1961年取代蒸氣火車,當時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汽油相當缺乏,因此改由木炭來製造瓦斯產生動力推動火車。

林業文物展示館

「林業文物展示館」保存了各式各樣林田山早期的歷史文物,例如伐木器具、消防設備及林場日常生活用品等,讓遊客得以瞭解伐木時期林田山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林場作業情形,對林田山林業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森樂館

「森樂館」之前身為林場的「福利社」、「魚菜部」及「洗衣部」之綜合體,提供當地居民每日生活必需之各式用品。現如今的「森樂館」,則是作為展示木雕創作品和販售木藝紀念品之賣所,館內亦有提供木育小遊戲供小朋友動手操作遊玩。

園區內所遺留之廢棄鐵道

園區內所遺留的廢棄鐵道,是林田山過往運輸木材最為重要的線路,而如今卻是成為您我見證這片林場輝煌歷史的媒介。

中山堂

林田山最盛時期,「中山堂」為林田山住民精神寄託之場所及文化活動之中心,林場的任何迎新送舊、國小、幼稚園之畢業、遊藝會、戲劇表演都在此使用。1961年間,中興紙業提撥營業額千分之三作為職工福利金,林田山獲得30萬元,並以其中的20萬元購置「日製電影放映機」2部,可謂是當時東部最新式的放映機。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資訊

台灣山林悠遊網-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另開連結)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另開連結)
園區開放時間:0900-1600(除夕及每周一固定休園;惟周一如遇連續假期,園區將配合營運)
地址: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99巷99號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2025年1月26日,河流旅程為了蒐集森林旅遊護照紀念票與戳章來到了「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及「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是台灣唯三的大型平地森林休憩園區,而「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更是全台第一座平地森林園區,園區內有約13公里長的森林自行車道,喜歡在樹海中騎乘自行車的各位捧油,可千萬不能錯過這裡!

簡介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該園區占地1,250公頃,相當於48座大安森林公園之大小,是林務局自民國90年起平地造林的重要成果,也使該園區成為花蓮當地相當重要的吸碳造氧機。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種植了近20種,逾百萬株低海拔的常見樹種,該園區之整體規劃是結合周邊農業、城鄉文化、社區營造及環境教育等產業與資源,希冀打造符合生態、節能、減碳、健康導向之休憩場域。

台灣山林悠遊網-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另開連結)

門票、停車資訊

門票

●免收門票。

停車資訊

●相關之停車資訊可參考上開之圖示或台灣山林悠遊網-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另開連結)。另該圖示所標註之停車場(位於遊客中心之斜對面),是無須支付任何停車費便可使用。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的停車場非常的寬廣,可以停放非常多的車輛,而且重點是免收門票及停車費,相信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個出遊的好去處。

森林旅遊護照-檢核章、紀念票及戳章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之遊客服務中心,您可於此中心購買許多當地特產及瞭解「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之發展歷史。

●檢核章(第4頁):「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遊客服務中心。

●紀念票及戳章(第48、49頁):「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遊客服務中心。
營業時間:0800-1700(除夕及每周一固定休園)。

園區內步道

松錳自行車出租站負責「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之自行車租賃業務,可租賃之自行車種類包含了童車(100元)、高級淑女車(150元)、親子車(200元)、雙人協力車(400元)及四人座電動車(800元),每次租賃之時間以2小時為限。

▲北環自行車道:共分成北1至北5自行車道,全長約9.5公里。
▲南環自行車道:共分成南1至南2自行車道,全長約3.2公里。

兩旁林立著蓊鬱樹林的「無障礙木棧道」,全長約650公尺,可於此悠閒地享受林木環抱及呼吸芬多精。
距離「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遊客服務中心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種滿花卉的草地,於此草地上也有著許多極具特色的裝置藝術,是個非常值得拍攝美照的好地方。
「漂書窩」,是由原住民藝術家撒部噶照所創作,其創作理念乃是希望藉由螞蟻窩來喚起大家對自然的觀察與關懷,感受自然的生態與美好。
從「螞蟻窩」拍攝出去的景色可說是相當地特別,如果有幸來到此地的話,或許可以同河流旅程一樣嘗試看看此種拍攝方式。
「蟻窩」,其創作之理念與「漂書窩」大致相同,只是「蟻窩」一旁還有商店,但河流旅程抵達的當日,此商店並未開放營業。
「日地月池」之功能是用以環境保護,以預防園區內因花東縱谷河系坡陡流急,於暴雨時造成縱谷平原氾濫。彎月型景觀滯洪池的存在,也同時呼應阿美族敬畏天地、順服大自然的文化精神。
「七彩釣竿橋」是每位欲前往南環自行車道的旅人們必經之地,這座橋的設計理念是源自於流傳已久的阿美族獵人阿德格的射日故事。

▲無障礙木棧道:兩旁林立著蓊鬱樹林的木棧道,全長約650公尺,可於此悠閒地享受林木環抱及呼吸芬多精。另該木棧道附近尚有漂書窩、蟻窩、日地月池及七彩釣竿橋等特色景點,如不想騎乘自行車的捧油們,或許可和河流旅程一樣,於這些景點附近走走逛逛!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資訊

台灣山林悠遊網-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另開連結)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另開連結)
園區開放時間:0800-1700(除夕及每周一固定休園)
地址:花蓮縣光復鄉農場路31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